我院教授解读盐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者:商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1-15动态浏览次数:22

   新闻链接:http://shareyc.0515yc.cn/ycweb/app/2025/1282023.html?_t=1736867965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关键节点,《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经济稳健运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创新效能等10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铺陈了本年度的工作蓝图,为把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不断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

回眸2024年,全市上下紧扣“强富美高”总蓝图,全力推进“四个三”布局,加快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一年来,全市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攻坚年”活动,城市科技创业能力跃居全国第35位;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提升,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6.6%、全省第1;新认定国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工厂11家,分别居全省第1和第3位;中韩(盐城)产业园涉外法律服务获评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沪苏、常盐、苏盐合作园区项目加快集聚,新开工来自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530个。一年的拼搏,盐城经济的“稳”愈发坚实,发展的“进”动力澎湃,绿色的“优”充分彰显,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殷凤春:“今年,张市长所作的盐城《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的经济运行、产业转型、深化改革、内涵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描绘,报告内容充实、处处彰显政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新的一年,我市将支持悦达起亚、一汽奔腾做大做强,拓展汽车后市场,整车销售43万辆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标产业;推动“5+2”战略性新兴产业“筑峰强链”,23条重点产业链开票销售超过7300亿元;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等新领域,加快构建“3+X”未来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洋渔业、海工装备等九大海洋产业,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850亿元。

市委党校党委委员、教育长张爱民:“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角度看,要焕新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以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等为代表的‘5+2’新兴产业,对未来产业要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报告中都有细化的任务安排,这些举措会有力推动我市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G60联席办产业组组长 戴志明:“我们盐城在新能源汽车,包括我们的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当中,应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个优势当中,怎么样和我们长三角地区相关的城市的产业进行有效地互动,包括我们正在做智能驾驶的相关的一些对接,在标准、测试这方面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互动和联系。我们G60科创走廊也愿意跟盐城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科技和产业合作方面做一些联动。”

全面深化改革是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盐诚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行业准入综合许可、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等新模式;深化开发区“一园一策”改革,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作用。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关键动力和重要引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新的一年,我市将开展产学研用“十百千万”行动,新增省重点实验室2家、新型研发机构1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认定率达60%,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3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实现“灯塔工厂”突破,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优势咏峰(上海)创业投资基金董事长梁咏峰:“盐城作为碳达峰的试点城市,我是觉得应该重点关注在科技创新这一领域上对盐城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转型的抓手。以产业基金作为这样的一个抓手,能够重点地去招引一些低空的无人机企业落户到盐城,这样的话可以把盐城的整个低空产业链再重新做一个产业的升级,也积极地去响应我们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