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新华日报》报道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支撑企业颠覆性创新。
新闻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9/12/node_14.html#content_1369227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速迭代。颠覆性创新是一种复杂创新,有助于重塑我省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它既是把握科技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突破口。
江苏企业颠覆性创新优势显著
江苏企业在实现颠覆性创新方面具备区域优势突出、政策支持到位、科技资源丰富、产业链式完善、创新氛围浓厚等优势。
区域优势突出。江苏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拥有沿海与沿江双重区位优势和发达的陆海空交通网络,为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成本优势明显。江苏企业的规模效应显著,且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具有强劲的成本优势。近年来,政府层面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惠企政策,从资金、税收、土地等多个方面给予企业很大支持,可有效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运营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产业优势强劲。江苏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齐全,企业间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全省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46个技术方向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增量。
但同时也要看到,江苏在推进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方面尚有短板。如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协同度不够,综合性科研平台数量偏少,科研数据和成果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信息孤岛现象明显。区域内企业颠覆性创新能力也参差不齐。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企业颠覆性创新
教育是支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基础。要构建创新共生系统,有效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加强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协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创业培训、项目对接、孵化服务等方式,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
科技是支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载体。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企业的颠覆性创新能力,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量,促使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二是要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转移、成果应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一站式科技服务,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信心;三是要构建科创生态,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龙头性企业和产业集群性企业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力量。积极推动科技产业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效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创新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
人才是支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动力源。促进人才与产业相匹配,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可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聚力打造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奋斗、敢于担当的创新生力军。应制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价值实现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贡献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对基础人才的培养和保障,重点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团队协作的技术技能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为企业提供稳定支持和后盾力。千方百计激发人才创新动力,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可通过建立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载体、以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搭建多元化、开放式、共享式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科技创新平台上相互交流学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优化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加快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人才与文化的融合,提升企业的创新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用心用情关心企业家成长成才,因地制宜创新人才服务工作,为人才提供消费优惠和便利服务。
推进江苏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一是要通过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使用者”五位一体的协同体系,形成一个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到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到依托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再到可根据使用者反馈和建议及时提优改进的共商共创共享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二是要创新合作的形式,通过创新管理,协调资源有效集中,推动颠覆性创新的具体实施,提高创新质效。三是要构建一个教育科技人才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全链路、全人员、全角度的立体化创新协作网络,共同抵御企业颠覆性创新可能面临的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