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心理知识科普

发布者:商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21动态浏览次数:123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国外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将起来。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这个故事中,老人的智慧其实暗合了心理学上的阿伦森效 应。实际上,阿伦森效应组织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比如以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政府部门工作,从被保护的环境一下子跳入了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很容易发生适应不良症。作为新人,开始时的勤奋工作可能被领导和同事重视并得到赞扬,但日子一长,从局外人逐渐成为局内人,领导的表扬没了,同事的赞赏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感到自己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产生挫折心理,所以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孰不知这种由勤到不勤的转变,对领导和同事而言,同样会产生:褒奖递减作用,形成阿伦森效应,对其表露出不满。这会进一步加剧该学生的挫折感,使其更加懒散,进而大家更没有好印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这位大学生越来越陷入一种非常失败的关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