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1949年由美国的一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几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墨菲定律主要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2.做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墨菲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出门时可能会忘带各种小东西,如手机,钥匙或钱包等,虽然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很小,但如果出现,就会对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再比如,程序员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内存溢出、数组越界、空指针异常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可能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导致程序崩溃或者数据丢失,给工作带来麻烦。
如何摆脱墨菲定律的“诅咒”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小概率事件也是会发生的。在面对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上文的例子中,出门前可以通过及时检查来避免遗忘小物品;在编写代码时做好异常处理,尽可能避免问题的出现。严谨仔细地对待看似微不足道的每一件小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