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资料汇编
2018年秋学期第3期 总第49期 党委宣传部 编印
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
加强美育工作塑造美好心灵——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3
弘扬美育精神培养时代新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5
以美育人: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11
深耕美育托举文艺高峰………………………………………………16
大爱之心大美之艺……………………………………………………21
邵大箴:用美的理想引导大众………………………………………26
薛永年:重拾美育初衷尊重艺术规律………………………………30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
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回信
周令钊、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同志:
你们好!来信收悉。长期以来,你们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耄耋之年,你们初心不改,依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特别是周令钊等同志年近百岁仍然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动。我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值此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习近平
2018年8月30日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长期以来,你们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耄耋之年,你们初心不改,依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特别是周令钊等同志年近百岁仍然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动。我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习近平指出,值此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建于1918年,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形态的美术专门学校。近日,周令钊、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等8位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老一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对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声。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08月31日01版)
加强美育工作塑造美好心灵
——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
记者姚晓丹
什么是美?也许应该从什么是“不美”说起。“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缺少人文关怀的建筑,偏离了真善美价值观、格调不高的文艺作品等,都是不美的。”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上,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周海宏这样说,“这提示我们,不少人审美素质与艺术修养亟待提高。”
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周令钊、戴泽、伍必端、靳尚谊等8位老教授回信,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今天,给总书记写信的老教授代表、高校、师范学校和中小学校教师代表会聚一堂,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就“什么是美育,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等畅所欲言。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老教授代表靳尚谊谈到自己和同事们给总书记写信的初衷:“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人过多地关心物质,忽视了美育。这应当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立德树人讲德育,也包括美育,这样才可以让一个人全面发展。”
“衡量人全面发展的标准是什么?”靳尚谊指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美育,美育的规律是什么。”
“美,就是自由、活泼地生长,蓬勃向上,”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郎接着说,“总书记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在这方面,中华美育传统中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现在很多中小学生感到作业的压力太大,每天下了课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对照总书记的要求,美育工作是我校人才培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希勤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领悟回信精神,“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学生审美情趣的多样化、校园生活的网络化、学生来源的国际化等因素都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指示精神,我们将加大对美育工作的投入,充分利用艺术博物馆、新清华学堂、音乐厅等场所,引进高水平展览和演出,丰富校园美育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完善校园建设规划,打造最美校园,真正实现以美育美,培育美好心灵,培养新时代政治立场坚定、文化底蕴深厚、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师范院校的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坦言,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按照学校的特点,继续充分发挥人文艺术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强化师范生审美能力培养,精心培育美育师资,助力中小学美育特色发展。”
中小学校代表,郑州市二七区艺术小学校长刘俊彦表示,将以“戏曲传承”为主要抓手,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美育环境。“下一步,我们将开展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美育校园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除了文化方面的传承,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认为,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还应发挥教师在文艺创作方面的骨干作用,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谈到教师肩负的美育使命,靳尚谊先生掷地有声:“做好美育工作,我们责无旁贷!教师本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在做人上也应该是美的、优秀的,这样才能通过他的教育,通过他的知识和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落实回信精神,还要健全评价体系,“对标新时代对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标准,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美育氛围。”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9月07日09版)
弘扬美育精神培养时代新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美育工作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第四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靳尚谊
在中央美院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几位老教授写了回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美育工作做出的指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和落实的。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经济是在高速和高度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从九十年代以来,长期参与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工作,看到了这么多年来,美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发展。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基层的学校,中学、小学没有美术课,教师也没有,现在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师配备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美育的根本是让我们的年轻人懂得美、陶冶心灵,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在于做好教师队伍的工作。我们的美育工作教师,本人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在做人上也应该是美的、优秀的。
做好美育工作是高等艺术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高校要开展美术教育工作,更要创造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陶冶公众心灵。我们要在艺术创造中有高原,更要有高峰,这也是高等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肩负的使命。
聚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北京大学教授、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 叶朗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关于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系列讲话,视野高远,内涵极其丰富,以下谈一点我学习的初步体会和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我觉得中华美育传统至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重视:
第一,中华美育传统认为,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它们对人生的意义最终归结起来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或者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去追求一个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
第二,中华美育传统十分重视遵循教育的规律,总书记的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在这方面,中华美育传统中也有很有价值的思想。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感到作业的压力太大,每天下了课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就是王阳明说的“摧挠之则衰痿”,“生意萧索,日就枯槁”,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担负起新时代美育的使命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范迪安
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周令钊等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对他们长期以来初心不改,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范和重要贡献予以高度肯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美育的高度重视,令人深感鼓舞和振奋。这些天来,我们中央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都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领会总书记提出加强美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根本任务。教育部党组及时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做了部署,使我们更加增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紧迫感,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与要求,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美育的使命。
作为专业美术学院,我们要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在学校工作新的规划和实践中,切实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
一是要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育。二是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美育。三是要在服务社会上彰显美育。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任务,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使大学的人才资源、创新资源、成果资源向社会输送。四是要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我们要加强对中国美育思想的历史生成、独特观念、丰富形态的深度研究,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中华美育精神在美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以美育美美育英才
清华大学副校长 王希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清华大学始终高度重视美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美育美的传统和美育英才的环境。对照总书记的要求,美育工作依然有提升空间。
为此,清华大学将加大对美育工作的投入。
第一,结合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充分利用艺术博物馆、新清华学堂、音乐厅等场所,引进高水平展览和演出,丰富校园美育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完善校园建设规划,打造最美校园。
第二,充分发挥教育部“京昆艺术文化传承基地”的作用,扩大戏曲艺术在校园内外的影响,传承以戏曲艺术为载体的优秀“文化基因”,使学生在感受戏曲美的同时,通过综合审美体验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加大对“未来实验室”的投入,促进艺术与科学、技术、人文交叉,探索人机物融合社会协调发展,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建设好清华米兰设计学院,践行清华大学“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国际战略,为学生提供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实践机会,培养其整合创新能力。
第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美育”学科建设,大幅度提高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发挥清华大学的引领作用,认真研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借助“互联网+”,带动更多的社会机构和个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扩大清华优质美育资源的社会效应。
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切实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
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 周海宏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是继十九大报告将“美”列为社会主义建设核心奋斗目标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之中后,对美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鞭策。
如何把十九大报告对美的重视具体落实到教育实施上,如何倡导尚美的社会风尚,如何引导爱美的人生观,塑造审美趣味高雅的国民,建设美好社会、美丽中国,是需要细致落实的宏伟工程。我在此提出几个不成熟的建议:
以法立美。建议将学校美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修订与制定相应的国民基础教育中的美育标准和制度。
以培促美。广大的教育行政领导干部、校长是学校美育的管理者,广大的学校教师是学校美育的施教者。建议加大加强此群体的美育培训,以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对教育行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教育厅局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开展审美素质培训;制订针对全体教师的美育培训规划——从提高教师群体审美素质切入,提升国民审美意识。
以师育美。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明确“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打破“竞技”取向、“明星”取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事业观。
以行践美。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该是品德、知识和美的传播者。因此要加强教师仪表、言行美管理,树立新时代良好教师形象。
以美育塑造时代新人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汤恒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勉励美育工作者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满了关怀、充满了信任、充满了厚望,不仅令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令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启发。
我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精神:一是要会同教育部门加强校园文化文艺建设,不断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积极组织推动戏曲、高雅艺术进校园,广泛开展新时代校园歌曲创作演唱活动。二是要发挥教师在文艺创作方面的骨干作用。发挥好学校教师的创造才华和艺术才能,搭建好平台、创造好条件、提供好保障,引导和支持他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扎根时代生活,坚定不移地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三是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加强艺术教材建设,夯实以文化人的基础。教材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新时代美育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教材体系。
构建江苏学校美育发展新格局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葛道凯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发表后,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组织认真学习、全面领会,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学校美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我们将认真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立足江苏实际,彰显江苏特色,全面构建江苏学校美育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深化美育课程改革。坚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职业院校强化艺术实践课程,普通高校打造公共艺术精品课程,中小学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等特色课程。完善艺术课程质量监测机制。
其次,整体推动美育精神传承。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主题,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美育特色项目,培养每一位学生具有1至2项艺术爱好或特长。加大政府投入,到202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展演活动每年达到200场次,建成省级大学生艺术团100个、省级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300个。
再次,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2018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全省所有设区市都公布艺术素质测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测评内容和测评手段的科学研究,加快测评信息平台的建设。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9月07日10版)
以美育人: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
叶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巨人并且能产生巨人。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的胸襟,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以及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
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我们教育界、文化界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以文化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寻找人生意义,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境界
习近平同志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提出做好美育工作。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下面我谈三点学习的初步体会和认识。
美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必需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需要培养大批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谈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一批“巨人”,还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习近平同志花大篇幅提文艺复兴运动,并且引用恩格斯的话,我想正是着眼于时代对培养杰出人才的要求。我们现所处的新时代,同样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呼唤思想,呼唤理论,呼唤学术高峰和文艺高峰,呼唤“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对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大学提出了历史使命。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我们文化艺术领域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高峰”必由“巨人”来创造,这就涉及杰出人才培养的问题。我国的几位大科学家都曾一再提出这个问题,2005年,钱学森先生就提出“钱学森之问”,今年7月14日,96岁的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论坛”上又提出“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这个问题。大科学家这么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过去往往偏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有时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不太注重引导青年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如果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杰出人才、拔尖人才。而恩格斯的“巨人”概念,首先是说“思维能力”,接着说“热情和性格”,接着说“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这就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美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好像没有直接作用,但从思维能力方面,从热情和性格方面以及从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来说,这正是美育、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独特功能。我们的人文艺术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正是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提供土壤,提供精神、性格、胸襟、学养等方面的营养,正是在这种普及的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培养产生时代所需要的巨人。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要有广阔平和的胸襟,要有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的学养,要有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他们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正是这种追求,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巨人。美育和艺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现在应该明确地、突出地提出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在晚年一再强调,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我们的大学必须实行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因。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自觉,这是文化的自觉。
理解并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习近平同志信中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我认为中华美育传统至少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重视。
第一,中华美育传统认为,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其意义最终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境界。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
第二,中华美育传统十分重视遵循教育规律,习近平同志信中所说的“遵循美育特点”,就是提醒我们这一点。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家长埋怨,孩子们放学回家老是想玩,不想坐在那里做作业。其实小孩喜欢游玩是少年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草木萌动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感到作业压力太大,每天放学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就是王阳明说的“摧挠之则衰痿”,“生意萧索,日就枯槁”,而不是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日长月化,其进自不能已。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我们学术界、艺术界明确提出了一个重大任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面对这一任务,学术界、艺术界必须拿出成果、作出回答,其中,中华美育精神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
抓好文化艺术经典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部分就列举中外文学大师、艺术大师的名字,一共有90位,同时又提到中外历史上许多文学经典和艺术经典。习近平同志这么做,我以为极有深意,这是提醒我们的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的学习和教育。
从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高度看,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寻找人生意义,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境界。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更多地接触文化经典,学习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历史经典、文学经典、艺术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离不开经典。梅林在《马克思传》中引用拉法格的话说,“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重要思想原则和文化传统。我们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个原则,继承这个传统。
现在确实有人有意无意在诱导青年人去反对古典文化。例如,有一些社交网络用“一句话”给文学经典名著泼污水,说《包法利夫人》是“爱虚荣的白穷美”,《安娜·卡列尼娜》是“冠冕堂皇的婚外情公然洗白”等等。这些反文化、反经典的噪音,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要下功夫培育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艺术氛围,使学生们在浓郁氛围中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学习经典。人类历史上这些辉煌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可以拓宽青少年的胸襟,培养他们高尚的趣味和格调,使他们从更深层次感受人生的美,使他们增加对人生的爱,使他们产生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他们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激励他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一个人如果远离经典,老是读三四流作品,老是看低俗演出,老是听低俗音乐,就会让那些东西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也会慢慢降低。经典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一个人读的书、欣赏的艺术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我们教育界、文化界的人应该在引导年轻人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方面多做工作。2005年,我们和白先勇先生合作,把青春版《牡丹亭》引进北京大学演出,由此开启青春版《牡丹亭》在大学校园的巡演,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我们实施“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全校开设“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持续8年。之后,我们组织排练校园版《牡丹亭》,北京16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加。从2014年开始,我们还策划和开设了一个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系列网络课程,包括五门课:艺术与审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世界著名博物馆的艺术经典,至今已有600多所大学超过16万名学生选修这个课程,很多是边远地区院校的学生。这是在高科技的条件下利用网络媒介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学习经典,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8日23版)
深耕美育托举文艺高峰
高建平
纵观世界文学艺术历史,我们会发现,大作家艺术家常常“扎堆”出现,比如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文学大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巨匠、17世纪法国戏剧家群体、18和19世纪法国和英国小说家,莫不如是。古代中国也是如此,唐代的诗人、宋代的词人、元曲和明清小说的作者们,都使当时文坛繁花似锦。他们是如何到来的?同一块土地上,为何有时出现文艺高峰,有时出现文艺低谷?搞清楚其中规律,对于我们促进高峰建设,当有助益。
文艺高峰建基于高水平美育
我们无法预见文艺巨星何时降临,但可以为文艺繁荣筑基铺路。文艺高峰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社会对文艺的需求、人民的普遍美育水平、文学艺术家的视野和学养,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最近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是文艺繁荣的必由之路。文艺高峰的出现,要建立在美育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之上。
作家艺术家当然要接受知识教育和艺术技能教育,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美育可以取狭义的理解,指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也可以取广义的理解,包括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之美的感受力和辨识力,是人的心智和想象力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人们正是通过接触文学艺术,来发展对自然和社会之美的感受和辨识能力,发展心智,同时,对广义的美的追求可以将人们引领到对文学艺术精品的爱好上来。作家艺术家要有文学艺术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更要成为时代之美的记录者、揭示者、展现者和捍卫者,成为丑的揭露者和抨击者。大作家、艺术家,都应该是洞察世情的人、情趣高雅的人、爱好美追求美的人,因而必然是受良好美育陶冶的人。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归根结底是要向人们传达思想情感。读者和观众的欣赏水平高,才能让优质作品被欣赏,劣质作品被摒弃,在社会中实现正向淘汰。歌唱家常把一次演出的成功归功于听众,认为是听众热烈的反应激发了歌唱家的情感情绪,使其水平得到良好发挥。其实,各门类文艺都是如此。一首好诗出来,人们争相传诵,就会激发诗人写出更多好诗。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读者和观众的反馈、批评家的评论、在社会上的反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创作。懂文学、爱艺术的接受群体的存在是艺术繁荣的前提条件。人民对艺术的要求、人民的欣赏水准是文艺大树的土壤,是文艺高塔的基座。
由此,就出现了美育的循环:美育发展良好的时代,就有可能出现文学艺术精品,而文学艺术精品的出现又能够提高全社会美育水平。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全民族审美修养的提高,与文艺精品的产生互为因果。
美育促进文艺与时代良性互动
各种社会状态有各自的循环:生机勃勃的社会状态与充满创造力的文学艺术相互促进;浮华拜金的社会状态也与文艺中的低俗、庸俗和媚俗相互影响。保持正向循环,抑制逆向循环,需要激发一种内生动力,只能通过美育来实现。
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通过感性的培养和陶冶才能实现。知晓一个历史或艺术事实,掌握一个数学或物理公式,那是智育,并不是美育,美育更需要潜移默化的功夫。我们可以背熟一些画家画作的名称,或者在网上看到画作图样,但这不能取代我们去博物馆实地观赏画作真迹;我们可以熟记文学常识,但这不能取代我们潜心阅读欣赏文学名著。
欣赏经典可以提升美育水平,当然,还要看如何欣赏。没有潜心去感受,也起不到美育的作用。许多人平常不看艺术展览,到了巴黎,被导游带去卢浮宫,只看《胜利女神》《米诺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这三件宝,满足“到此一游”的乐趣。还有人将接触经典看成通过考试的工具、看成一种跟风追时尚或自我夸耀的资本,这些都难以起到美育的作用。
当代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现代人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忙碌。有太多事要做、要去应对,由此产生浮躁心态,无法潜下心来。这是美育水准下降的重要原因。社会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应在既有条件下勇于应对。当下,有两种力量对文艺产生深远影响,那就是市场和科技。这并不是说市场和科技本身与文艺对立,它们只是改变文学艺术存在的环境,文艺在适应这种新环境的过程中会做出新的创造。
就像运动场一样,市场让作家艺术家在其中竞技。运动有其规则,竞技也有其评价标准。文化市场中文艺评价标准由多种因素构成,不能简单地说,市场的标准就是金钱的标准。市场的选择,还是要归结为读者和观众的选择。作家艺术家并不是被动地迎合读者和观众的趣味,而是要主动引领,将良好的美育传递给读者和观众,从而在市场行为中加大美的因素。
同样,科技也不天生与文艺对立。科技可以成为文艺的手段,文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能与科学技术绝缘,也不能单纯成为新科技的展示,而要学会利用新科技。举电影为例,艺术上优秀的电影未必跟着最新的电影科技亦步亦趋,但也不刻意拒绝。科技是文艺的翅膀,文艺的主体还是审美。
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会出现各种各样影响社会美育水平的力量,需要通过各方努力来发展美育,托举文艺与时代关系的向上循环。
以美育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内涵
2016年第二十届世界美学大会的主题是“美学与大众文化”。在世界美学大会历史上以“大众文化”为主题,这是第一次。大众文化带来的影响,引起美学界普遍关注。
与精英文艺相比,大众文化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依赖投资和市场运作。马克思在谈到艺术创作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时,举过一个例子:弥尔顿像春蚕吐丝一样,出于内在需要创作《失乐园》,后来得到五镑,这时,他不是生产者。如果弥尔顿为了五镑而创作《失乐园》,他就是生产者了。马克思所说的,是文艺创作与资本的关系。大众文化在资本的运作下生产出文化产品,有着明确的逐利需求。第二,精英文艺更注意平衡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从而保持独立性。大众文化则拥抱最新科技成果,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大范围传播。
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改变了过去文艺传播范围小的局限,改善了社会上更多人群的文化生活,在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竞争中,也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大众文化也有一些不足。首先,大众文化常是消费领先的,它以生产供消费的产品的形式出现,常不追求提供长久的审美满足,以一次性消费为目的;其次,大众文化追求娱乐性,在内在精神性方面常有所欠缺。除此以外,人们对大众文化内容套路化、缺乏原创、缺少深度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批评。
大众文化引发的质疑当然不能以放弃大众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它既然受到人民喜爱,就需要一方面发展它,一方面提高它。我们要积极促进大众文化发展,并加以引导。提高的办法还是美育,要让美育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提升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人民群众对大众文化的需求催生大众文化的创作和生产,创作者和生产者应需而作。这种循环绝不是封闭的,是向上循环,走向对美的追求,还是向下循环,走向对低俗的趋附?需要美育在这个循环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过去那种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二分的局面会被打破。大众文化中也会出精品,经过时间考验,甚至会出现新经典。许多人怀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制作的几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心制作的东西就会受观众欢迎、被观众记住,就会成就文艺佳作。
发扬美育传统迎接文艺繁荣
“美育”与“美学”一样是现代概念,20世纪才引进中国,但中国的美育传统却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早在先秦,就有以礼乐治国的传统,儒家也据此提出“乐教”和“乐治”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培育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赓续中华文明起过重要作用。我们研究和整理中华美育精神,要将传统美育思想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批判其封建糟粕基础上,吸取其适合当代社会的精华。
一个世纪以前,蔡元培主张通过美育提高全民族美学修养和趣味,提高民族素质。那是现代中国美学形成的时代,也是梁启超提倡以文艺“新民”、鲁迅倡导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时代。用文艺教育人民、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是许许多多先进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古代传统,还是现代传统,都是我们发展美育、为文艺繁荣筑基铺路的宝贵思想资源。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重视文艺来自人民和教育人民、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等方面,一脉相承。如果说,过去以普及为主的话,今天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出精品。
精品立于美育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精品也有利于美育水平的提升。文艺的繁荣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互为因果。通过美育,文艺与社会互相提升,我们将迎来群星灿烂的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10月05日08版)
大爱之心大美之艺
高素娜
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迅速传遍了央美校园,他的关切之情和殷切希望,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院师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了“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座谈会”,与会的戴泽、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等老教授、老艺术家和教师学生代表纷纷表达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兴奋之情,并结合自身感悟,畅谈了对回信精神的理解。他们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为精神指引和根本遵循,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扎根时代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100年前,在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建,这也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形态的美术专门学校。百年来,中央美术学院一代代教育家、艺术家始终以美育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薪火相传,如今仍健在的老教育家、艺术家,始终满怀热情、心系祖国,虽身处高龄仍“初心不改”,对中国美术教育、美术事业充满殷切期待。
不久前,年近百岁的周令钊先生和耄耋之年的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等8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以及希望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声。他们在信中表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强美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美育非常紧迫。”“以新时代的美育提升人民大众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精神。”“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首先要强起来,心灵要美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回应了老教授们的建议。他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值此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8月30日的座谈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高洪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们的情感和问候,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一代代优秀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社会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百年美院历史伴随着百年美育的历程。央美师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美育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美育、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美育、在学术研究中重视美育、在服务社会中彰显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发展美育、在国际交流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美好中国作出新贡献,把中央美术学院办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美育教育要“走心”
99岁高龄的周令钊先生,曾在天安门城楼亲历了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发展建设的参与者、美术教育事业和中央美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他深知美育对国家建设和个人成长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座谈会当天,周令钊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到会,他在发来的录音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他对国家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美育教育充满信心。
作为徐悲鸿的弟子,年逾九旬的戴泽谈到,徐悲鸿先生一直非常重视美育,重视中央美术学院在推动美育中的独特作用,中央美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加强美育建设,使青年一代在美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回顾了中央美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教学情况,他在谈及央美长期以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时说:“当下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办学方向和要求,继续把美术学院办好,培养出优秀学生。”
詹建俊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及的“崇德尚艺”非常重要,“德”“艺”作为重要的美育精神,在当前社会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美育不仅仅是让人民懂艺术,还要让他们拥有美的心灵和美的修养。作为美院教师,我们要秉承对精神与心灵的高标准追求,来培养学生和创作作品。” 詹建俊说。
在薛永年看来,美是要“走心”的,要塑造人的灵魂,表现生命的升华。他说:“要把美术教育做好,首先是要做一个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多次强调‘心’字,表达了他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怀、鼓舞和期望。”
闻立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意见,美术学院要仔细体会、学习贯彻,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美术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邵大箴提出,当前的美术教育或大众美育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涉及问题的一部分。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的美术教育一定要坚持民族自信和文化传统,坚守艺术特色,借鉴外国经验,使两者科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中央美院百年来所做成绩的肯定,希望央美继续深抓美育,在全国起到模范作用。
其实,早在1919年,蔡元培先生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里就认定,国民塑造、文化进步和社会变革都亟待美育的发达,“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中国社会对于美育的推崇,不仅在于它有使人革新之功用,更在于美育在中国的悠久传统始终未断裂。今年是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而他所提出的以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来塑造健全人格的观点,仍是基础教育的方针。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呼吁,更是发人深思。
贯彻回信精神
加强青年一代美育培养
中央美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师生代表也参加了座谈会。
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勇力、刘小东在座谈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爱国为民”“崇德尚艺”“大爱之心”“大美之艺”都是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多年来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曾经耳濡目染这些传统的他们,将以身作则,传起接力棒,尊重艺术教育规律,培养更多的优秀学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了‘遵循美育特点’,这点非常重要。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是对专业人士的一个最大尊重,也是中央美院历来的优良传统。希望能用我们小小的校园文化,去感染更多的、更大范围的人群,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去思考和以身作则的事情。” 刘小东说。
教师代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陈平、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建筑学院院长朱锫、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在发言中结合各自专业特点,阐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理解和感悟,表示在教学中不仅要将中央美术学院先生们的优秀教学思想传承下去,更要从专业教学规律出发,按照一流学科建设的框架和标准做好学科发展,从心灵上、修养上和思想境界上提升美育水准。
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雕塑系2016级本科生王钦正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并能在此基础上扎根实际,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用自己的所学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讲话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评价老艺术家、老教授‘耄耋之年,你们初心不改,仍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仍然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让我们感到特别富有真情,是真正理解艺术家、理解艺术创造的真谛。”范迪安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要求,一是要把美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努力探索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要以美育推动艺术创作,努力创作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传世之作。通过创作反映时代发展、人民心声,体现艺术审美规律,艺术语言拓展。三是要为推动社会美育作出贡献,要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上弘扬美、传播美。四是要加强学术研究,深入研究中国美育的传统观念、思想特征和中华美育精神。
当前,首都教育系统也已迅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并将以此为指引,推动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建设,使青年一代在美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年9月26日)
邵大箴:用美的理想引导大众
杨晓华
在中国美术界,邵大箴是一个个性鲜明的符号——是思想理论的符号,也是鉴赏批评的符号。在致信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位中央美院老教授中,邵大箴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此次采访,我们便将话题聚焦在美育的问题上。
美术文化周刊:蔡元培在20世纪初曾提出“美育代宗教”,为什么近1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关注这个话题?
邵大箴:美育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那个时期,人们在文化上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单纯的,而今天,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文化的丰富、多样,同时,也要面对其复杂性,即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的状况。所以,“美育代替宗教”在今天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人们一定要有理想。通过艺术来陶冶国民的品格,塑造国民的精神,因为美育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东西,在超越性这一点上可以发挥和宗教类似的作用。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追求,没有理想的社会和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
美术文化周刊:当下,人们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充分,为什么美育的重要性却进一步凸显出来了?
邵大箴:美育说起来比较抽象,实际上内容很广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交往过程都含有美育的内容,但往往被人们忽略。好比说,人们喜欢娱乐,喜欢文化,这很好,但没有品质和品格的文化娱乐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娱乐不仅是调剂,它应该使人得到思想的启发、情感的熏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精神文明方面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的文化设施提供了各种放松和调剂的渠道,但是,在娱乐和消遣过程中,文化提升人们思想情感的作用似乎被削弱了、被忽视了,这就是文化的丧失、也是一种美育的丧失。要在娱乐的基础上达到教化的目的,这种教化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而是通过美的欣赏和创造,潜移默化地使人感觉到深刻的思想、丰盈的趣味、充沛的情感、高尚的品格。这就是美育的使命,也是为什么美育在当下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的原因。
美术文化周刊:您认为,改变这种美育的普遍状况,最紧要的是什么?
邵大箴:对于社会文化,我们应该注意区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是普及的、通俗的,要提高它必须要有高级的文化。所以,知识分子、艺术家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对于大众文化有一个迎合和适应的关键问题。迎合是什么?迎合就是看到大众需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这叫迎合。适应是什么?适应就是我们要深入大众的现实生活,研究他们的爱好、趣味和需求,虚心向他们学习,同时发现他们水平的局限性,再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趣味。文艺家既是大众的学生,又是大众的“老师”。现在的情况是文艺为了商业利益,常趋向迎合,大众需要这个口味,我们就大量输送这种口味。然而,对于大众文化中粗俗、低俗、媚俗的东西,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甚至鼓掌叫好。写文章、画画、演戏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群众喜欢什么,他们的口味是什么,但是不能一味地迎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这是正常的情况。阳春白雪往往是在下里巴人的基础上提高和升华的。经典的艺术,老百姓过去接触少,一下子可能不容易接受,但要让他们对这些作品有敬仰和爱慕之心,并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接受。我们文艺家的创作要适应群众的欣赏水平,但是,适应不是目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已故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闻先生说,文艺的“适应”是为了“征服”,也就是思想感情和审美水平的教育。这个问题,是文化中的大问题,我们的政府机构、知识分子、艺术家、公众媒体,都应该自觉担负起这个责任。
美术文化周刊:您在专著《艺术格调》中写道:“格调是随人在的,哪里有人在,哪里就有格调。格调也是随作品在的,哪里有作品在,哪里就有格调。”格调是您从事理论批评的一个核心词汇。今天看来,在对大众文化的辨析中,在美育文化的倡导中,格调论具有更加强烈的能指性。
邵大箴:格调从哪来,从精神文化里面来。我们讲,美丽和美有差别,美丽是视觉感受上的和谐,是一种风格的优雅,是一种元素的协调,我们感觉到很舒服,这是美丽。但美不一样,美有一种内在的品质,是由内而外的品格。格调它不仅是个外在的形式问题,更是个内在的问题,题材、内容都要有格调。一个人的格调,一个作品的格调,一种艺术的格调,都是内在基本的东西。你写书法,一动笔就有格调,你做人,一说话就有格调。
美术文化周刊:推进美育,需要更好地发挥艺术的作用。既然如此,要克服和解决美育上的问题,至关重要的就是反思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
邵大箴:艺术是一个特殊的精神生产领域,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促进艺术生产的繁荣,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不能做违背艺术规律、违背艺术原理的事情。我们犯过违背艺术规律和艺术原理的错误,比如,过分地强调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削弱了艺术本身的本质特征,比如只倡导对现实的肯定和歌颂,忽略艺术应有的社会批判性。这些错误的理念和倾向,都相继得到矫正。艺术要讲真话,真话就是有歌颂、有批判、有讽刺,这样艺术生态才能全面,进而整个文化才能达到一个基本平衡。今天,我们要踏踏实实从事文化建设,推进艺术生产,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必须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美术文化周刊:作为一个文艺批评家,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与国家密切相连,您也不断把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个体经验纳入理论和批评的视野。回首过去,您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邵大箴:我的个人经历是非常顺利的。从上学到被保送到中学、大学,后来被保送留苏。我属于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美术工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我体会很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做浮夸的东西。我们国家也好,我们民族也好,我们自己也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说大话,不要说空话,要真正看到人民生活的疾苦,真正理解人民的愿望。
知识分子、艺术家要思考我们民族的现在、民族的未来,要记得我们民族的过去。民族的灾难太多了,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多么不容易。1978年改革开放,年轻的我们满怀热情,满怀喜悦,说话、写文章,溢于言表。所以,最近我反复讲中国必须坚持从自己的民族传统、民族现实出发,从中国现在的现实出发,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来补充我们的不足,来发展我们的新文化。我们谈民族传统的时候,我们自豪,我们骄傲,但是不能盲目自满。优秀的文化传统,伟大、辉煌,但是,要看到我们的弱点,要吸收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我教书、研究学问、读书,目的也是如此,这是我的出发点,甚至是一个做人、做学问的准则。
我们强调美育也是如此,我们要将儒释道三家的优秀文化,加以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就成为我们新的美育文化。但是,我们的美育文化还要包括外来的东西,外来古典和现代的东西,这样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我们社会的需要,才能出现真正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新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年9月30日)
薛永年:重拾美育初衷尊重艺术规律
施晓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复兴,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得到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就是其中之一。长久以来,他辛勤探索笔耕不辍,在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年至喜寿仍心系祖国美育事业发展的老教授。薛永年先生回忆起自己的治学之路,谈及史论系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和问题,强调要重视美术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反思如何站在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基石上,进一步发展当代美术事业,言真意切,令人深思。
道路选择与学脉师承
美术文化周刊:您是如何走上美术史研究的道路并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的?
薛永年:中学时期学校良好的美术氛围,培养了我对美术浓厚的兴趣。高中阶段我考取了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业余进修班”,更多地接触了中国画,受吴光宇、马晋等先生影响,激发了我对美术鉴赏以及进一步研究中国诗书画的兴趣。之后自然而然就报考了中央美院的美术史系,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
我研究方向的选择是由当时的条件所决定的。本科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吉林省博物馆,该馆元明清绘画藏品较多,我们的工作也是需要结合实物进行研究,所以这样的研究条件引导我把研究方向定为偏向于元明清,尤其是明清的绘画,从画家和画论的个案研究开始,填补空白,积点成线,对发展脉络的认识有所突破,比前人的研究有所前进,有所深入。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之后,为了适应创作教学单位的需要,我也尝试着把古今结合起来,借古观今,仍然从个案研究出发,写些美术论评的文章,逐渐对20世纪以来美术发展的整体有了些自己的认识。
美术文化周刊:在学习道路上,有哪些对您影响较大的老师?
薛永年:我在央美读本科时,王逊先生引导我们将艺术感受变成理论思维;金维诺先生示范了美术史研究的文献与实物的结合、出土作品与传世作品的印证,强调了问题意识和有效的研究手段;启功先生则把最深的专业道理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一点对我之后的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教我们中国画的刘凌沧先生,每次上课他都请学校打印好一篇他写的文章,人手一份,一边讲理论一边讲操作,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读研究生时,导师张安治先生的教学,不但在治史中融入诗书画学养,而且贯通欧洲的风格学、图像学方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我大有裨益。总之,几位先生不仅告诉你是什么,而且告诉你为什么,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
学科建设应重视艺术鉴赏
美术文化周刊:中央美院美术史论系建系以来走到现在,秉承了怎样的宗旨与办学特色,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
薛永年:美院史论系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研究美术史论鉴赏批评的专门人才。美术史是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学科,但我国研究书画史的传统悠久丰厚。老师在教学中都注重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的了解,在破除西方中心论上做了努力。在我主持工作期间,加强了古代书法篆刻史、近现代美术史、东方美术史和中西交流比较、中国书画鉴定与鉴藏史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艺术感悟能力相结合,历史的研究能力与把握艺术品质的能力相结合。此外,还有文字表达能力,要深入浅出,传达贴切。所以,我们有专业写作课,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抓的。
美术文化周刊:您认为中国高校的美术史学科建设发展到今天有何变化,现在的学科建设及教学安排是否合理?
薛永年:现在中国高校美术史学科的特点是在跨界与交叉中,扩大了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新的引进和新的拓展,涉及了与传统美术史概念相关又有所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等等。很多学校的美术史系被安排在人文学院,强调了人文,可能减弱了艺术,容易丢失美术学院中美术史论学科本身的优势与特色。以前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成为艺术的内行,懂得艺术规律、艺术本体、创作思维、创作方法、物质媒材以及不同视觉艺术的特性的专门人才。现在更多把美术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媒介,以图证史,这与当初在美术院校设系时,重视美育、重视艺术审美功能和艺术规律的初衷就有所区别了。
美术文化周刊:为什么在新时代加强美育如此重要,应如何进一步加强美育工作?
薛永年:实际上整个央美的老师都很重视美育,这个观点是深入人心的,也是大家经常谈的。我们国家早已经把美育列入了青少年德智体美培养的教学中,但是从效果来看,整个教育最薄弱的就是美育环节了。在历史经验中,美育就是寓教于乐,它实际与德育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在真善美三者中,大家对科学的求真,道德的向善,都很重视,但对于提升感情境界的美,不是很理解。评价一幅画的好坏,不是看它美不美而是看卖得贵不贵,拿市场的画价当艺术的品质,拿工作的职务当艺术的水平,这是很有问题的。此外,当前中国美术界是重批评轻鉴赏,批评当然重要,但面向大众的美育,离不开美术鉴赏,学术的批评,也离不开美的本质,学会欣赏作品的美、领悟其核心精神内涵,才能得到熏陶,塑造美好的心灵。
理论自觉与专业建言
美术文化周刊:您认为中国美术理论学科青年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年轻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展开美术史研究?
薛永年:现在从事美术理论与批评的人可以说是数量超过质量,对国外的熟悉程度远超过对中国传统的了解程度,对图像的使用很热心,但疏离了艺术风格,而风格即人,知人才能论世。从事美术史论一是要掌握作品,二是要注重文献,史论要结合,史里有论,论中有史,不可分开。此外,培养问题意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尊重艺术规律等也都是很重要的。
美术文化周刊:现在美术界普遍认识到中国美术需要建构自己的主体话语体系,您认为该怎么做?
薛永年:构建中国美术主体话语体系,也就是我提倡的“为中国美术立言”。首先要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为前提,然后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拿来的魄力。目前来看,继承三个传统是要认真做的。这三个传统包括中国古代优秀的书画话语传统;近现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美术话语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实践所提供的新知。此外,对外国美术理论话语要有筛选的借鉴。对待中西文化,我们应当“竖起脊梁立定脚,敞开眼界放平心”。
总之,美术批评家应以专业的学术性作依托,以中国文化为血脉,遵照艺术规律、美育经验和审美的规律,在联系美术发展史与现实创作的实践中,从文化厚度和文明高度入手,为中国美术以自己的特色走向世界立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8年10月03日)